什麼是認知障礙症? 認知障礙症是多種引致腦部功能持續不正常地衰退的病症統稱。患者的腦細胞出現病變而急劇退化及死亡,導致腦功能衰退。患者的記憶、時間導向、空間導向、思考、理解、判斷和語言能力,以至行為、情緒及身體活動能力都可能受到影響。 認知障礙症的現況 根據國際阿爾茲海默症協會有關『2015年全球認知障礙症報告』的資料顯示,全球每3秒便有1位新確診的認知障礙症患者。在香港,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公布的資料,現時本港的長者 (即65歲或以上人士) 中,約有10萬名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數目將達28萬人。每個人也有機會患上認知障礙症,故此大腦健康不容忽視! 認知障礙症的種類、成因及影響 認知障礙症是怎樣發展呢? 甚麼人較容易患上認知障礙症? 任何人士都有機會患上認知障礙症,但研究顯示下列人士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機會比率較高︰ (1) 年紀越大;(2) 家族有認知障礙症患者;(3) 曾有腦部損傷或其他腦部問題,如柏金遜症;(4) 高血壓、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患者;(5) 糖尿病患者;(6) 酗酒; 認知障礙症可以醫治嗎? 大部份的認知障礙症都不能治癒,只能減慢腦部衰退的速度。但部份由病理因素引起的認知障礙症(如缺乏維生素B1、B12或葉酸、甲狀腺機能衰退等),如果情況不嚴重並能及早治理,腦部功能有可能恢復正常。 治療認知障礙症的方法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。 1. 藥物治療(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)例如︰Aricept,Exelon及Rmeinyln等藥物已被證實可以減慢病情的惡化、改善記憶力、精神情緒、行為和減慢智力功能衰退;個別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治療心理和精神症狀(如情緒暴燥、幻覺等)的藥物以令患者的生活舒適一些。2. 非藥物治療 心理方面照顧者需與認知障礙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,體察他們的能力和需要,例如;協助患者保持定時的作息習慣,使用一些輔助記憶的工具如︰記事簿以減少記憶能力衰退所造成的不便。治療小組在合適的活動下,患者的生活質素可提高。透過一些有目的及有意義的活動︰如懷緬治療、感官刺激、烹飪活動和現實導向,可訓練患者的認知、思考、表達能力、促進社交及幫助患者維持現有能力,減慢功能衰退的速度。